编者按: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学校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学校推出"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栏,交流分享各学院不断健全"三全育人"格局,全面贯彻"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在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保障等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举措和成效、特色与优势,促进本科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旅游学院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全面展示自评自建成效,学院将以系列图文的形式,宣传推广学院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
#学院简介#
旅游学院创建于1978年,并于198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旅游本科教育,取名为北京旅游学院,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专门题写了院名。北京旅游学院是我国第一所旅游本科院校,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开创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旅游管理系、编撰了中国第一代旅游高等教育教材、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旅游本科毕业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本旅游研究学术期刊---《旅游学刊》。1985年,根据首都高等教育调整与整合的要求,北京旅游学院整合进入北京联合大学,并定名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坚持党的领导
旅游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到旅游学院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反斗争的始终,教育引导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落实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重视教师党支部建设,把坚强战斗堡垒筑在基层一线;坚持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不断增强师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和保障学院改革与发展。
学院部署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
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
与夯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综合性大学优势,主动适应国家及首都旅游事业发展新形势,改革创新,夯实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做强旅游专业特色。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是省部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是北京市唯一的餐饮高等教育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还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2023年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UNWTO TedQual)。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于2024年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院专业排名持续位列前茅,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被评为A+级专业(2023年);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被评为A级专业(2024年)。
学院四个专业均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教育质量认证(UNWTO TedQual)
学院四个专业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教学质量保障能力
学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院教职工157人,专任教师112人,其中副高50人,正高23人。近三年教授教课课程数为142门,副教授教课课程数为682门,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100%,本科课程副教授占副教授比例98.04%,三年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237.07,副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449.25。
旅游学院专业负责人队伍
教学质量保障制度持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遵循“目标导向、过程管理、闭环系统、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由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价系统、信息收集与反馈修正系统、激励与约束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围绕专业招生、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环节等主要环节,逐步建立了完备的教学质量标准和制度体系。学院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质量标准和规范,此外,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对实践教学、教材选用等重要教学环节,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制定了实施细则,保证规范的可操作性。
新老教师交流研讨教学方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以“专业课程红旗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PBL模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改革,注重过程性考核,探索非标准化考试模式。近三年建设教学改革项目70项,鼓励教师科教融合,将先进科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满足学生高阶学习的需要;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比重基本保持在25%以上,同时通过在线课程和SPOC课程建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多元化发展;利用学院优势,积极开展小班教学,30人以下的教学班级占学院开课门次的65%,大大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实验课上教师细心指导学生
师生课外交流
校级一流本科课程群
慕课课程群
“专业课程红旗渠”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
实践教学创新改革不断深化。“旅游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接受教育部专家入校考察,中心建设全面提升。学院注重把服务首都发展与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设计,在专业实践中提升学生素质能力。承办“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北京赛区总决赛和分组赛。我院2名学生获得一等奖,2名学生获得二等奖,1名学生获得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青创北京”2024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旅游学院共八个项目获奖。获第九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三等奖2项;举办“讲好中国故事”多语种对外传播短视频制作大赛,两届大赛一共34人获奖,其获奖作品在国家外文局中华文化传播网上展播;2023年度推选10 篇论文全部获批校级优秀论文,5 篇获市级优秀论文;学生获得省部级和校级学科竞赛类奖项近 40 项。
组织赴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
学院举办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展专业创新创业实践竞赛
“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讲好中国故事”多语种对外传播短视频制作大赛
立德树人,推进学生发展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好沉浸式“大思政课”。
引导学生在服务重大活动中历练成长。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以及“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展示联大风采。
学院学生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
学院学生服务党的二十大
学院学生服务“第二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
学院学生服务“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持续推进“引智帮扶”项目,传递联大温度。连续三年组织学生到对口帮扶的门头沟区下清水村,开展庆祝中国农民秋收节暨劳动实践活动;组织师生支援下清水村“灾后重建”,开展“特制酱汁研发”“红色资源开发”“节事设计”“菜品创新改良”等工作,传递联大温度。
赴门头沟下清水村开展丰收节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学生团队开展“特制酱汁研发”
“红色资源开发团队”的同学们
对村党史进行精彩讲解
落实“联心工程”,关心关爱学生成长。院领导坚持与学生面对面话成长,做实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爱旅游,学旅游,做旅游”。全年接收学生预备党员50人,预备党员转正80人;2023 年“启明星”大赛中有 6 件作品立项,挑战杯中有9个项目获北京市奖项;下大力气推动就业工作,组织67 家企业进校揽才。
与学生面对面话成长
学院举办“旅你联心座谈会”
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毕业生双选会现场
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E-mail:xinmeigg88@163.com
本文链接:http://fx.tttmy.cn/news/20.html